我们身处什么时空?二年级的答案藏在这些作品里

在汇佳探究小学部,孩子们的学习旅程围绕着六大超学科主题展开:我们是谁、我们身处什么时空、我们如何表达自己、世界如何运作、我们如何组织自己、共享地球。
不同年龄段的孩子,在这六大主题中探索不同的知识点。通过超学科探究,他们将中文、艺术、数学、英文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,用多维度的学习方法提出问题、寻找答案,并通过行动表达自己的理解。

这一次,二年级的孩子们聚焦于“我们身处什么时空”这一主题。从家乡出发,他们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理空间,踏上一场关于自然地貌、文化多样性和人文情感的探索旅程。

早晨,汇佳小学二年级的教室里,地形配对游戏开始了。
“为什么黄山会有那么多奇特的石头?”
“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?”
……
这些看似随意的问题,被认真地贴在了“问题墙”上。它们就像一条条隐秘的线索,牵引着孩子们踏上探究时空的旅程。
在接下来的几周里,教室秒变“研究基地”。中文、艺术、数学和英文等知识巧妙地融汇在一起,向孩子们打开了不同的时空和文化。


在课上,孩子们尝试用拼图还原黄山的怪石景象,甚至模仿起石头的姿势。
“它们看起来像在开会!”有人喊道。
与此同时,英文课堂上,他们了解了加拿大的落基山脉——高耸的山峰、晶莹的湖泊和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。
“原来地形也会影响人们怎么生活。”一个孩子说,他的眼睛亮晶晶的。

每一天,教室里都有新进展:
他们搜集了台湾的信息,分享日月潭的视频;观看纪录片《火焰山》,体验新疆的舞蹈;在英文课上探讨埃及的金字塔和古老文明。他们的眼界,从家乡一步步延伸到更广阔的世界。
最后,每个孩子都变成了自己家乡的小导游。他们查阅资料、整理信息,制作宣传手册,把自己对家乡的爱和对世界的好奇,都写在字里行间。



孩子们通过蜘蛛图和树状图,整理出对家乡和研究地区的理解:
有人画出了家乡的地标建筑,有人列出了节庆和小吃。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,像一面面小小的镜子,映出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。

还有那些从想象中诞生的设计变成了真实的作品——黄山的标志性折扇、日月潭主题的明信片、新疆葡萄沟的冰箱贴……这些手工艺品在成果展上亮相,赢得了家长们的掌声,也被一一拍卖。
当拍卖所得的收入全额捐赠给河北丰宁县的老人时,孩子们第一次意识到:他们的努力能为周围带来改变。



他们不仅看见了世界,也改变了一小部分世界
从一块石头开始,他们的世界变大了;从一次拍卖开始,他们的心也变得更柔软。
就像那句被贴在教室角落的话——“一个人能看见多远的地方,他就能走到多远的未来。”
孩子们的脚步,正在走得更远。
学术指导老师:杨倩、李瑾
推荐阅读




